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警界群英
胡云泉:守山30年的“中国好人”
来源:苏州市公安局   发布日期:2024-10-11 14:17   访问量:

9月24日,“75+寻找老政法精神”寻访组邀请原姑苏公安分局虎丘派出所退休民警胡云泉再次回到了他守护了30年虎丘山,同到场的青年民警一起回顾守护虎丘山30年的点滴故事。

忠诚与担当

“80年代初的时候,在虎丘山上出警真是要从山脚跑到山顶。有时候啊一天能跑十几趟。”说起在虎丘山的日子,胡老记忆犹新,上山出警的情形好像还历历在目。1982年,胡老从交警大队调入虎丘山派出所(现合并至虎丘派出所),成为了园林安保民警,他说那时虽然条件艰苦,科技也不发达,但是一穿上这身制服,心里、手头就充满了干劲,山上各个角落不去转一圈就不放心,只要能阻止纠纷当回“出气筒”也开心。1983年春节,正在虎丘山巡逻执勤的胡老发现“西溪环翠”的院墙被一枚居民家燃放的鞭炮点燃,及时阻止了一场火灾。2009年,胡老在酷暑中定点蹲守三天,抓获了兜售假门票的犯罪嫌疑人。这一个个故事,就是胡老“尽十分责任,保一方平安”座右铭的最好诠释。“在胡老的讲述中,我感受到了他对警察这份职业滚烫的爱,也明白了这身制服代表的责任。我们要向前辈学习,不畏艰苦、挺膺担当,坚定扛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陈丽燕说道。“‘尽十分责任,保一方平安’就是胡老作为公安老前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虎丘派出所新警彭征有感而发。

热情与初心

“每次巡山,我都会和游客聊上几句,给他们讲点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但前提是要先听我的安全提醒!”当被问起“专业元老级导游”这个称呼的来源时,胡老笑着向大家解释。这一份笑容,正是胡老的标志之一。“能为群众做点事,我是真的开心、荣幸,所以每次面对群众,我都尽我所能多做一点。”自掏腰包为丢钱包的学生购买返校车票,多方询问查找终将护照物归原主,帮助七旬老人找回丢失的现金和世博会门票……这些报道只是胡老日常工作的冰山一角,更不用提多少次帮助找回走失的游客、遗失的物品。为了能更快更好地回答游客各种问题,胡老将景区地图刻在脑子里,直到现在他还能说出景点之间的捷径怎么走、雨雪天气的湿滑区域在哪里。在退休以后,胡老还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经常走进中小学校,在互动游戏中向学生们普及安全知识。“我进公安就听说虎丘山有个‘中国好人’胡云泉,他用行动告诉了年轻人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鞭策我们不论在何种岗位,一定会奋力为群众排忧解难。”青年民警纪翔说道。

坚守与奉献

“时间过的真快,在虎丘山一干就是三十年。”回首职业生涯,胡老感叹道。从1982年到2011年,胡老整整守了虎丘山三十个年头,放弃了2100多个节假日,调处纠纷达6万余起,在虎丘山留下的足迹足够绕地球8圈……“刚到虎丘山的那一年,胡老带着我每天巡山,遇到庙会或者重要节日,安保工作提前半个月就要开始安排起来,上班时间无条件延长从早上七点半直到晚上的十九点半,对于纠纷多发的重点地区要提前做好准备,这些都是他三十年的习惯了。”作为胡老的接班人,第二任守山人汪呈雄回忆道。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坚守,让胡老获得了上级的肯定,获评“中国好人”称号,《人民公安报》也作了题为《胡云泉:守望虎丘山30年》的专题报道。 “作为警察,必须要保持忠诚,挑起担子。做一件别人不愿做,但对人民有益的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一件事做了30年,这份‘工匠精神’同样适用于政法工作。”姑苏公安分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马引啸说道。30年,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让执法更有力度,管理更有尺度,服务更有温度。用脚步丈量平安,用光阴诉说热爱,胡老的亲身经历和实际行动为青年民警们留下了宝贵财富。民警们纷纷表示,将赓续前辈优良传统,践行忠诚、保持热爱、甘于坚守,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