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3载如一日,与生命痕迹开展了千万次对话,让一个个沉默的痕迹物证“开口说话”,为一桩桩积年已久的案件“揭开谜底”,向一次次侦查工作提供“关键密钥”。
人物档案
严方,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2001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苏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刑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入选公安部青年技术人才库、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指纹检验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公安部命案积案专家组成员、省公安厅刑侦专家组成员、江苏警官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学生指导老师、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市公安局重点人才。
凭着突出的成绩,严方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政法系统忠诚卫士、江苏省杰出人民警察、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9月30日,苏州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汤涛带领“75⁺寻找老政法精神”寻访组走进苏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与严方面对面,一同倾听他耕耘方寸间、热爱促专业、初心书忠诚的故事。
寻访组先后走访严方工作室、技术器材室、痕迹处理室、声纹实验室等地,实地参观并了解严方的日常工作状态和各项攻坚成果。老话说:“百姓看公安,关键看破案。”严方总说:“作为一名刑警,破案是天职。”为了能破案、多破案,严方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创于新,持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还毫无保留地传承技艺、传承精神。
要问严方如何做到23年如一日?他每次都回答:因为热爱!这份热爱还得由他自己来诉说。
我热爱这份工作,热爱通过努力破案后的那份成就,热爱破解积年痕迹背后的密码、抚慰受害者和家属心灵的那份宽慰。
23年来,我和指纹等生命痕迹对话了上千万次。一路走来,我也收获了成长。我第一次独立用指纹破案,是23年前辖区发生的一起店铺被盗案。经过一夜无眠的痕迹提取和比对,我终于比对上了嫌疑人王某,因为比中得快,不仅迅速抓住了嫌疑人,还追回了全部被盗财物。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指纹对破案的帮助、感受到指纹的魅力,因此我不仅对痕检工作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还暗暗发誓要在这方面弄出点名堂来!
于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不放过每一个案件的每一个指纹。我是个不服输的人,不仅自己苦下功夫,还抓住每次攻坚会战、实战交流的机会,向专家请教、向同行请教,汲取他人的经验长处。23年的不断追寻,千百次战斗的积累,让我慢慢练就了专属指纹的“火眼金睛”。
指纹不大,才一平方厘米,看着没什么工作量,但用指纹破案,却非常不容易。因为每个指纹蕴含的特征点有上百个,每个特征点的位置或者方向稍稍偏移,都会对应着不同的结果。所以指纹比对犹如大海捞针,有时一枚疑难指纹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查询比对也不见得比出结果,但放弃或松懈就意味着可能又有一个嫌疑人逍遥法外。我的原则就是“宁可多查千遍,绝不放过一个”,所以,正常20份的指纹比对量,我一般要看上50份甚至100份才能放心,我总是在不断提醒自己,说不定多看一份就能有新的发现。正是这份责任感让我能够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正是这份细心与执着,让我在之后的工作中相继拿下了一大批重特大案件。
工作以来,我通过指纹认定破获全国各类案件9000余起,其中重特大案件200余起;通过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检索比对直接查破全国恶性案件74起。而我,也不止步于此。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深知传统的刑事科学技术必须搭上大数据的快车道。为此,我不懈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将传统侦查方法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实现1+1>2的功效。我还积极学习各类不同的应用平台,收集全国各地的指纹数据,不断优化本地数据资源。如今,我的工作室掌握国内最全面、最先进的指纹比对系统,指纹查档能力国内领先。
面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的态势,我也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沉淀,不断提升能力水平,持续精进专业技能,转型为“多面手”,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探索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纳入专职勘验范围,积极开展电子数据比对应用,带领团队成功破获的一起跨国电信网络诈骗还被公安部刑侦局作为经典案例在全国推广。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是我对自己不变的要求;想破案、能破案、会破案,是我作为一名刑警毕生的追求。
我是刑警严方,案件不破不止,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