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警务动态
吴中公安多措并举探索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
来源:苏州市公安局   发布日期:2024-12-31 15:41   访问量:

今年以来,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南区派出所聚焦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通过建强队伍、完善机制、多元共治,不断提升矛盾纠纷调处效能,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切实维护辖区治安稳定和群众幸福生活。

建强队伍双管齐下提效能

今年11月,辖区居民老吴和小赵因私人杂物堆放公共通道问题引发争执,矛盾愈演愈烈。接到报警后,责任民警刘愉带着专业调解员上门,从法理和情理两方面耐心劝解,经过4个小时的调解,双方最终认识到了各自的错误,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一起纠纷警情被及时化解。

近年来,南区派出所全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高基层矛盾纠纷调解能力,重点打造驻所专业纠纷调解队伍。这支队伍目前吸纳了6名调解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的人民调解员,日常开展培训教育、纠纷调解、事后跟进等工作,切实做强基层调处纠纷力量。在此基础上,以“矛盾就地化解”为原则,创新打造随车调解机制,针对矛盾纠纷警情,调解员跟车协助处警民警上门调解,提高调处效能。

“通过建强专业调解团队,配合随车调解等高效调解机制,助力民警开展现场及入所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确保简单矛盾就地化解,疑难纠纷妥善解决,大大提高了基层所队的调解效率。”南区所副所长王孟波介绍,今年以来这支队伍累计现场化解简单矛盾260余起,入所调处纠纷警情120余起,开展随车调解行动近百次,调处成功率达98.3%。

创新机制主动发现善调解

不久前,社区民警朱钰在日常开展走访入户时,发现辖区红庄四区一对年轻夫妻因家庭琐事争吵,打砸了一些家具,并有大打出手的趋势。所幸她及时介入,通过耐心劝导、持续跟踪回访和谈心谈话,化解心结成功阻止了一场家庭纠纷。

为全面提升调处能力,南区派出所在建强队伍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配套工作机制。一方面,建立矛盾纠纷日常排查机制,组织警务人员常态化走街串巷、进企入校,联动网格员深入群众走访了解情况,靠前预防,主动介入;另一方面,建立“一案一方、一人一策”制度,针对不同矛盾纠纷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调解方案,根据当事人具体情况和基本诉求,用听得懂、能接受的方式引导劝导、解释法规。

同时,南区派出所吸纳退休阿姨、全职宝妈、治安积极分子等,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女性亲和力强的特点开展纠纷化解、隐患排查等工作,推动调解触角向街巷、小区、家庭延伸。此外,通过日常排查、靶向化解等举措,广泛收集群众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隐患,以及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案,先后为群众解决噪音扰民等潜在纠纷80余个。

共建共治纠纷矛盾共化解

今年上半年,香溢花园小区居民和物业因停车位问题数次引发冲突。民警和调解员多番组织双方协商调解无果后,启用了第三级纠纷调解机制,进一步联合辖区司法、街道、城管、综治、交警等部门,一方面对小区车位进行重新规划,使布局更合理。另一方面向周边企业单位、商场店面等社会力量协调沟通,争取到了80余个夜间停车位。矛盾产生的根源问题解决后,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将多元共治理念融入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南区派出所积极整合司法、街道社区、律师、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创新打造三级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第一级在社区通过一线警力、网格员、志愿者和社区干部组成的最小作战单元,及时化解轻微矛盾纠纷;第二级在派出所,由共建律所律师辅助民警和调解员,实现纠纷警情及社区较复杂矛盾一站式接受、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第三级依托党建联盟,将公安无法单独化解的矛盾纠纷流转至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打破行政壁垒会商研讨,用有限力量发挥最大效能。

借助三级纠纷调解机制,南区派出所调处效率大大提升,今年以来,辖区纠纷警情同比下降18.3%,矛盾纠纷调解率同比上升21.6%,群众满意度显著上升。

(来源:《苏州日报》新闻中心编)

相关稿件